17岁的夏天啊,那风里都带着躁动的味儿。你要是发现你家小子书包里多了纸条,手机消息突然频繁起来,放学回来还欲言又止,这些就跟密码似的,等着咱用耐心去破译呢!
咱先说第一步,千万别让对话变成审讯。好多爸妈一发现孩子有早恋迹象,立马就开启“质问模式”,什么“谁送的礼物?你们聊什么?不许再联系!”这就跟在孩子心里砌了堵墙似的。心理学家说亲子关系就像“安全基地”,咱当爸妈的得先把自己的“防御工事”拆了。咱把“质问”换成“好奇”,问问“最近好像有件开心的事?”“你和同学相处时,最在意的是什么?”
第二步,用故事代替说教。17岁的男孩就像刚会飞的雏鸟,想独立又怕摔。咱别直接说“早恋影响学习”,不如讲讲自己年轻时的糗事,像“我高中时也偷偷写过情书,结果被班主任当众念出来,害臊了整整一周。”这么一自曝糗事,和孩子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。然后再问问他“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,你会怎么处理?”
第三步,允许沉默,但别缺席。有些爸妈发现孩子早恋后,就成了“监控狂魔”,查手机、跟踪行踪、没收社交软件。这高压管控,孩子不叛逆才怪呢!咱试试“战略性退场”,孩子说“不想聊”,咱就默默递杯热牛奶,轻声说“我随时都在。”隔天再问问“昨晚睡得好吗?今天有什么计划?”让孩子知道,咱的爱不会因为早恋就打折。
第四步,把“早恋”变成成长课。青春期的心动,其实就是孩子对亲密关系的初次探索。咱别害怕“早恋”,引导他思考“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信任?”“如果对方让你不舒服,你会怎么拒绝?”这就跟教孩子骑自行车似的,咱不是要一直扶着后座,而是要教会他摔倒了自己站起来。
第五步,警惕“早恋焦虑”的背后。爸妈过度焦虑孩子早恋,其实心里藏着好多担忧,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怕孩子重复自己当年的遗憾,怕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。咱先问问自己三个问题:“我的焦虑,是为孩子好,还是为我自己?”“如果他真的恋爱了,最坏的结果是什么?”“我能接受他成为什么样的人?”想明白了,你就会发现,早恋不过是青春期的必修课,咱爸妈真正要学的,是在放手与守护间找到平衡。
最后说个后记,17岁男孩早恋,就像春天的第一场雨,突然但充满生机。咱别筑坝拦截,陪着孩子一起感受雨滴的温度。咱放下“教育者”的面具,像朋友一样去倾听,那些被误解的“早恋”,都会变成孩子成长的养分。记住啊,青春期不是难关,是亲子关系升级的好机会。每一次对话,都是咱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脚印!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最新评论